跳到主要內容區

預防登革熱~動員社區大小

登革熱,是一種由登革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,這種病毒會經由蚊子傳播給人類。臺灣主要傳播登革熱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,這些蚊子的特徵都是身體是黑色的,腳上有白斑,喜歡棲息於容器或是人為所造成積水的地方;一天叮咬人的高峰期約在日出後的1-2小時及日落前的2-3小時,此時到戶外活動請做好自我保護措施。
典型登革熱的潛伏期約為3至8天(最長可達14天)。病人發病前一天至發病後5天的這段期間,稱為「可感染期」,或稱為「病毒血症期」,如果感染者在這個時期被斑蚊叮咬,那麼這隻斑蚊將感染登革病毒,病毒在蚊子體內經過8-12天的增殖,這隻斑蚊就具有終生傳染病毒的能力,當牠再叮咬其他人時,就會把體內的登革病毒傳染給另一個人。
清除孳生源四大訣竅-澈底落實「巡、倒、清、刷」:
1.「巡」─經常巡檢,檢查居家室內、地下室、陰暗處、室外可能積水的容器。
2.「倒」─倒掉積水,不要的器物予以倒放、丟棄。
3.「清」─減少容器,不用的花瓶、容器,戶外的廢棄輪胎、積水容器等物品馬
上清除。
4.「刷」─去除蟲卵,花瓶和盛水的容器應每週刷洗一次。
家中應該裝設紗窗、紗門;睡覺時最好掛蚊帳,平日至市場或公園等戶外環境,宜著淡色長袖衣物,並在皮膚裸露處塗抹衛生福利部核可的防蚊藥劑,避免蚊蟲叮咬。
民眾平時應做好病媒蚊孳生源的清除工作、提高警覺,了解登革熱的症狀:發燒、頭痛、後眼窩痛、肌肉痛、關節痛、骨頭痛、出疹或噁心、嘔吐,發病時可及早就醫、早期診斷且適當治療。
瀏覽數: